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2021-2022学年艺术教育发展报告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美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遵循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一年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对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尤其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对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及江苏省《对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精神,进一步优化美育体系,加强美育队伍,夯实美育课程,挖掘美育资源,丰富美育活动,建设校园文化,走出了一条以美育人,以美润心,向美而行,“美育+心育”的特色之路。现将我院2021-2022学年艺术教育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理念
近年来,我院逐步构建较为完备的高职大学生艺术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明确大学生艺术教育为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马克思主义审美观和艺术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使其身心获得全面、和谐发展。
我院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现代化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在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式下,我们认真学习、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将美育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全面实施艺术教育,使学生人人接受艺术教育,个个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发挥了艺术教育在育人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在措施上狠抓艺术教育任务的落实,把我院的艺术教育目标定位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上。要求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严格要求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按规范写好每一次教案,夯实艺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二、概况与成效
(一)以公共艺术课为基石,向公共选修课延伸,丰富美育课程资源
春季学期,我院充分挖掘师资力量,持续开足开齐教育部规定的8门公共艺术课,即艺术导论、音乐鉴赏、舞蹈鉴赏、美术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戏剧鉴赏、影视鉴赏。秋季学期,在公共选修课中开设了一系列更加多样化、实践性更强的美育类拓展课程,为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实践的机会,如创意手工艺制作、动画电影赏析、中国古典舞基础与训练、走近中国传统纹样等,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借助线上丰富的美育教学资源,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快共享优秀的公共艺术教育资源。
重视和推进美育的课程思政建设。站稳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立场,用开放自信的眼光去进行中西文化艺术的比较,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把握教学设计中的切入点,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加强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有机联动。充分考虑教学实际,探索“线上+线下”教学场景的联动效应,线上以优质线上慕课和直播课精心串联教学内容,确保线上教学质量效果;线下依托超星教学平台随机选人、抢答、讨论多种互动手段,翻转课堂,组织学生讨论课前布置的调研主题,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创新“美育+心育”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在多年的实践中,我院逐步探索“美育”与“心育”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以美润心,以心赏美,通过增强美育课程中的情感体验,挖掘心育课程中的“美”的元素,激发学生内在自我的创造力、成长力和挫折应对力,引导学生通过审美进行内在自我的整合,培育积极心态,塑造健康人格,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与审美能力。
(二)依托艺术类社团,点亮校园艺术氛围
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艺术类社团是实施美育的有效载体,它既是学生开展文化、艺体活动的平台,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舞台,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与课堂教学相比,社团担负了更多实践性学习过程。
我院精心指导了一批艺术类社团,广泛发动学生,精心安排,扎实推进,多措并举,以美育人。如:东西物语手工社、民乐社、汉服社、明天剧团、青春飞扬合唱团等。引导社团加强日常管理、定期开展活动,帮助社团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在社团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参与活动以及各级艺术比赛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实践水平,以第二课堂促进第一课堂,进一步扩大了我校美育的覆盖面,提高了美育质量。
(叁)策划开展高品质艺术实践活动
校园艺术活动是开展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在认真做好课程教学的同时,策划开展了一批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高品质校园艺术实践活动,同时,开展调研工作,挖掘校园里的艺术人才,组建参赛队伍,积极筹备2023年的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
叁、艺术教育保障落实到位
我院溧水校区拥有专门的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用以保障艺术教育实施的场所,包括大礼堂、排练厅、舞蹈房、形体房、钢琴教室、声乐教室、书画教室、茶艺教室、手工教室等,保障学生的艺术练习需求,积极传递艺术的内涵与精神。2021年投入专项建设经费叁十万元完成“传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基地”的第一期建设工作,2022年春学期已正式投入使用。
在教学方面,专门设置公共教学部综合素养教研室负责全院艺术教育教学工作,配置艺术类专任师资力量。
表1. 艺术类课程师资力量
序号 | 姓名 | 教师类型 | 专业技术职务 | 研究方向 |
1 | 李晓菲 | 校内专任 | 副教授 | 戏曲、影视 |
2 | 顾涛 | 校内专任 | 副教授 | 艺术导论、美术 |
3 | 徐君 | 校内专任 | 讲师 | 舞蹈、书法 |
4 | 仝军 | 校内专任 | 副教授 | 音乐、戏剧 |
5 | 陈静 | 校内兼课 | 讲师 | 美术 |
6 | 章明霞 | 校内兼课 | 副教授 | 书法 |
1.艺术教育师资仍显不足,师生比尚未达标
2021-2022年引进了一位音乐专业的副高职称教师,但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师生比为0.1%左右,尚达不到文件规定的0.15%-0.2%的比例,我院也在积极挖掘校内兼课教师及校外兼职专家资源,努力寻求解决之道。
2.注重学生参与,提升艺术教育的惠及率
艺术教育应是惠及全体的教育,重视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参与度,精心设计学生惠及面广的活动形式,努力创办更多形式多样而丰富的艺术类实践活动,使得全体同学都能有机会参与实践,让每一位热爱艺术的同学都有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
3.融入时代特征,引领了校园艺术风尚
注重融入时代特征,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特点,未来设计更多符合00后大学生特点的艺术教育活动,引领校园文化新风尚,改善艺术氛围,激发同学们的艺术热情和艺术兴趣,更好地推动我院艺术教育的发展。